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
最新消息
關於我們
單位簡介
執行夥伴
獲獎殊榮
常見問題
課程活動
藝術創業微學分學程
犇藝獎—藝術創新實踐競賽
創業工坊講座
創業育成
團隊招募
育成進駐
顧問師資
合作單位
創業校友
相關連結
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
最新消息
關於我們
單位簡介
執行夥伴
獲獎殊榮
常見問題
課程活動
藝術創業微學分學程
犇藝獎—藝術創新實踐競賽
創業工坊講座
創業育成
團隊招募
育成進駐
顧問師資
合作單位
創業校友
相關連結
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請開啟確保功能正常!
創業校友
Alumni
Alumni
ALUMNI
創業校友
全部
藝術創作類
設計服務類
產品開發類
產品開發類
印花樂 in Blooom
邱瓊玉、沈奕妤、蔡玟卉
印花樂的三位創辦人,是高中同班同學。2008年從大學畢業後,決定一起成立印花樂,展開一場悠游在色彩與布料中的創業旅程。目前公司團隊約有三十位年輕又充滿創意的工作夥伴。產品交由台灣的在地工廠與社區工坊製造,注重細節而品質穩定,創造出令人感到安心的產品。
藝術創作類
米特藝術文化
陳冠文
成立於2013年的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是由一群具有高度演奏天分又極為年輕的音樂家們所組成,他們帶著台灣的底蘊,到世界各地留學,最後回到台灣貢獻所學、所長,實踐與發揮理想,致力於推廣薩克斯風,並提供專業的薩克斯風演出、教學。
設計服務類
山峸製作設計
袁浩程、王政中
成員主要為北藝大劇場設計學系畢業,擅長將「劇場」的故事性元素運用在空間環境裡,以角色為出發創作出各式場景,強調製作技術、原創性與細部質感的平衡。
藝術創作類
狠主流 / 狠劇場
周東彥
「藝術、跨界、狠主流」 狠主流以影像及劇場創作為核心,秉持藝術工作者敏銳而獨到的堅持,提供專業多媒體設計、影片企劃與影音紀實服務,致力發展紀錄片及藝術跨界作品。期許跨越主流與非主流、文化與商業、藝術與娛樂之界限,帶給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與情感共鳴。
設計服務類
三明治工
李萬鏗、謝若琳、曾韻潔
三明治工Sandwishes Studio成立於2012 年,取「三名志工」之諧音,以社會共融為方向,結合公益,藝術與設計,推廣共融價值,透過創作與工作兩條路徑,實踐社會想像。
設計服務類
十聿照明設計
賴雨農
十聿照明設計是一個經常獲獎的國際照明設計公司和團隊,設計作品遍佈在世界各主要城市,同時也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照明設計公司之一。由知名照明設計師賴雨農先生於2005在美國紐約成立,目前在台北、上海、深圳及紐約四個城市擁有堅強的照明設計團隊,亦跟許多當代國際重要建築設計事務所均有合作。
產品開發類
東東市 / 秀異永華文化
黃秀玲
位於台東舊站特區的火車舊站內,是台東第一家生活風格選品店,目前有超過60個在地品牌進駐,向旅人分享東海岸生活的美好。倡議「美美地生活、吃好的食物、友善土地」為快樂的東東生活風格。也讓在地有看見外界創意能量的機會,寬敞美麗的空間設計與陳列, 成為台東最新城市風景,媒體喻為「全台最美的轉運站」。
設計服務類
何理互動設計
葉彥伯
何理為台灣跨領域的裝置創作團隊,團隊成員背景跨足藝術/建築/設計/工程/機械等領域,合作對象更是來自戲劇舞蹈/建築空間/流行音樂/當代藝術等各種領域,何理關注生活中的各種驚喜,發掘想像力,透過新媒體跳脫二維視覺界線,以及科技新生新的經驗,創作「電子地景」。
設計服務類
藝外創意
吳季娟
2013年6月成立 。創業初衷是讓好作品、好創作、好人才、好創意被大眾瞭解與接受。以經理人結合經紀概念及演出製作為服務,提供藝術團隊與個人之文創公司。主要服務對象以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團隊,其他需要藝文整合活動單位。
產品開發類
ISM主義甜時
陳世霖
2012年起,陳世霖為了尋找藝術的不同面向,進入了法式甜點世界,先在加拿大頗負盛名的 Pacific 廚藝學院學習甜點烘培,並於2013、2014兩年間進入日本福岡法式甜點名店「16區」,跟隨日本甜點大師三嶋隆夫,工作進修。2014七月與鋼琴家太太藤原美希以及兩個小孩返台生活定居, 並在台北創辦了甜點品牌《ISM主義甜時》。
設計服務類
動態自造實驗室
李柏廷
從藝文創作、互動設計、社會設計計劃,到更廣泛的跨域合作,我們從不設限未來的發展,並期待更多的可能性發生。
產品開發類
玠系首飾
雷衍星
2017 年 3 月於台北成立。我們的首飾悠遊於傳統與當代珠寶,凝視古典,同時擁抱現代。 Entre 法文意為「之間」。 Bijoux,首飾,是專屬佩戴者與生活間的介系詞。我們期待,玠系能為佩戴者帶來舒服、自信、輕盈的氛圍;擺脫重力,步在生活的紅毯上,雙腳恰好離地一公分。
藝術創作類
果陀劇場
梁志民
1988年創辦的果陀劇場,堅持朝著「精緻舞台劇」及「中文音樂劇」的創作路程邁進,將百老匯專業劇團經營模式帶進台灣劇場界,隨即掀起一股力量龐大驚人的風潮。 專業的團隊及成果優異的創作成績,讓果陀劇場在舞台劇創團第10年即一躍而為台灣現代劇團的領導品牌。30餘年的劇場營運經驗,更令果陀擁有豐富的合作人脈資源。
藝術創作類
紙風車劇團
李永豐
臺灣一家以兒童劇為主要演出內容的表演團體,成立於1992年11月,演出形式包括舞台劇、音樂劇、默劇、偶戲、黑光劇。2013年至2023年止,連續11年獲得文化部「臺灣品牌團隊獎助計畫」補助,為臺灣品牌團隊之一。
藝術創作類
綠光劇團
羅北安
成立於1993年,以成年人為主要觀眾群的舞台劇團。1997年,綠光劇團成立「表演學堂」,提供民眾接觸戲劇表演的機會,並接受訓練藝人的課程。以原創的中文歌舞劇為主要演出的內容。希望透過舞台劇的形式,認識台灣優秀的文學作品。
藝術創作類
六藝劇團
劉克華
自2001年成立至今,堅持以「教育」作為長期耕耘的目標,教育宣導推廣演出的足跡,遍及全台校園、鄉鎮社區等,期望以我們有限的力量,讓社會更溫暖,讓孩子們可以有更美好的期待。 2011年起,決定將累積10年的經驗與能量,轉化成為正式劇場的演出,以傳統的儒家精神為核心思想,把中華文化內涵中最為重要的「品德」概念,透過戲劇展演發揚與傳承,實踐劇團以表演藝術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標。
藝術創作類
阮劇團
汪兆謙
阮,就是臺語的「我們」: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 2003年由返鄉青年創立,阮劇團是嘉義縣第一個現代戲劇劇團,致力發展不同於都會觀點的劇場美學,將在地的民俗文化揉合於現代戲劇中,也思考、實踐著,讓表演藝術更積極地走向民眾與社會,探索當代「常民戲劇」的更多可能。
產品開發類
Underground Studio
黃子儇
Underground Studio 是由黃子儇創立於2019年的藝術家工作室。團隊將透過不同的計劃、解決資源過度浪費的問題。從展覽規劃、工作坊體驗到結合回收再造生產具美感的生活用品。
設計服務類
龐奇視覺設計
傅強
PUNCH VISUAL龐奇視覺是國內第一間以舞台動畫為專業的設計團隊,集合各地的創意視覺工作者,包括平面設計,3D2D動畫設計,插畫家,VJ,集體創作出大型巡迴演唱會舞台上千變萬化的聲光娛樂效果,曾經合作過大型售票演唱會的藝人包括周杰倫,五月天,蔡依林,張韶涵,劉若英,FIR,梁靜茹,蔡琴,信,潘越雲,辛曉琪,超級偶像等。
藝術創作類
零捌玖 / 島藝文化
童琬婷
結合在地族群音樂、舞蹈與潮流文化,發展出『I POP』(Indigenous POP) 展演風格,述說台灣族群故事。從沉浸式文化觀光劇場、商業演出、舞蹈教學、表演設計到活動規劃,傳達島藝文化對於臺灣滿滿的熱愛!
藝術創作類
椿版畫工作室 / 椿版畫絹印
黃椿元
TSUBAKI PRINT STUDIO椿版畫工作室成立於2007年,以絹版印刷為技術導向,秉持手作絹印職人精神,為藝術家及畫廊提供最值得信賴的製作服務
產品開發類
爐鍋咖啡烘焙事業
盧郭杰和
一開始,只是想和朋友們分享咖啡,糊里糊塗就開了店。從山上的租屋處,到關渡捷運站旁的巷內,這裡,成為爐鍋咖啡的起點。那是2004年,「自家烘焙」並不是隨處可見的風景,前往單品世界的通道,遠不如今天便捷。真的就是用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在嘗試。
藝術創作類
黃翊工作室
黃翊
創立於2010年,2015年轉換為全職編制,為台灣第二個全職職業舞團。為世界少數,成員包括人類與機器人舞者的舞團、跨領域藝術組織。
藝術創作類
眼球愛地球 Studio
眼球先生(陳柏維)
想要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於是他創作了一系列以「眼球先生」為主角的街頭藝術;接著成立「眼球愛地球」品牌,結合音樂、劇場、時尚、美術等跨領域創作。
設計服務類
非常廟藝文空間
姚瑞中、吳達坤
台灣第一個複合式經營型態的藝術空間,為空間訂定了跨界表演、展覽和交流的方向,致力推廣不同於主流市場的藝術實踐。本著深耕和創新的精神,對空間進行多次的調整。2012年開始,在新生北路上找到自己的家,重新訂定了專業展演空間的方向,並且發展各項具有連結性的藝術計畫。
ADD
112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No.1, Xueyuan Rd., Beitou Dist., Taipei City 112, Taiwan
TEL
+886-2-28961000 ext. 1423
|
FAX
+886-2-28969050
|
EMAIL
iic@gmcc.tnua.edu.tw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2 TNUA
made by 創之科技 FC Website System
|
designed by Chan Ming-Fang